人工智能的应用与未来
发布时间:2018-09-21 15:12:38

人工智能是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量,将推动数万亿数字经济产业转型升级。


三次工业革命历史表明,不论机械技术、电力技术和信息技术,都可以极大地促进生产标准化、自动化、模块化,具有很强的通用性,人工智能技术同样具有类似的特征,应用潜力巨大。国务院《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》指出,到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,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5万亿元。


人工智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,将推动数字经济产业转型升级。


迎接智能新时代

1、国内外环境支持


国内:人口老龄化、劳动力不足以及人力成本上升,多功能机器人需求增加。


据统计,2015年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.22亿,占总人口的16.2%。预计到2020年,老年人口达到2.48亿,老龄化水平达到17.17%,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;2025年,六十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,成为超老年型国家。


另外,国民收入水平提高、服务转型升级,人们想要追求智慧化高品质服务。


国外:国外服务机器人属于新兴行业,目前比较大的服务机器人公司产业化历史大多在5-10年,大量公司仍处于前期研发阶段,这也在时间上客观给予了中国公司赶超的机会。


2.技术日渐成熟


5G时代的到来,AI智能技术的日益成熟,以及深度学习算法、计算机视觉、机器学习、智能语音等多种智能算法的应用,为服务型机器人提供了日益成熟的技术支撑与网络环境,国内服务机器人与国外技术差距不断缩小。


3.市场环境可观市场需求大:教育、娱乐、医疗、银行、机场、大型卖场、餐厅等商用服务领域对服务型机器人的需求不断增加,市场空间巨大。


大型商场以及医院至少聘请3个保洁员


工资3000元/月 *12*10*3=108万 (不包含十年内人力成本上升)


一台服务型机器人约:85万 ;


一台消杀机器人约:18.86万元;


可节约成本分别约为:23万、89万;


市场前景良好:服务机器人更靠近消费端,市场空间非常广阔。在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劳动力成本急剧上升等刚性因素的驱动下,服务机器人产业必将迎来大发展的春天。


目前,教育、娱乐、医疗、银行、机场、大型卖场、餐厅等商用服务领域对服务型机器人的需求不断增加,市场空间巨大。


4.政策支持力度大


近年来,世界各主要国家纷纷出台与机器人相关的发展战略规划,德国工业4.0、日本机器人新战略、美国“先进制造伙伴计划”等国家级政策均涉及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。


中国同样也在加紧步伐:863计划,把发展高技术列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。《中国制造2025》国家战略规划中,明确指出了我国将大力推进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。


5. 社会关注广泛


机器人及相关行业的各大展会、赛事、论坛相继落幕,功能各异的服务机器人纷纷占领媒体头条。无论是媒体人还是普通民众,对服务机器人的关注度越来越高。


如VEX机器人世界锦标赛、中国机器人大赛、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、WRO机器人奥林匹克、中国电子技术论坛、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爱好者论坛、机器人产业高峰论坛等。


走进生活的AI智能科技

智能时代的到来,将会很大程度的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。此次疫情中,智能消杀服务型机器人为医疗前线的工作人员提供了帮助。


咨询电话
400-068-1180